半夏生长习性和种植
一、半夏的形态特征
半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,高15~35cm,块茎近球形,直径0.5~3.0cm,基生叶1~4枚,叶出自块茎顶端,叶柄长5~25cm,叶柄下部有一白色或棕色珠芽,直径3~8cm,偶见叶片基部亦具一白色或棕色小珠芽,直径2~4mm。花单性,花序轴下着生雌花,无花被,有雌蕊20~70个,花柱短,雌雄同株;雄花位于花序轴上部,白色,无被,雄蕊密集成圆筒形,与雌花间隔3~7mm,其间佛焰苞合围处有一直径为1mm的小孔,连通上下,花序末端尾状,伸出佛焰苞,绿色或表紫色,直立,或呈“S”形弯曲。
二、半夏生长的生态环境
1.对温度的要求
平均地温在10℃左右时,半夏萌发出苗;平均气温达15~27℃时,半夏生长最茂盛。在我国部分地区,7月中旬开始,随着梅雨季节的结束,气温上升,最高温度经常超过35℃,半夏生长受到严重影响,没有遮阴条件的半夏地上部分相继死亡,形成夏季大倒苗。半夏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3~29℃。
2.对湿度的要求
半夏不耐旱,喜爱在湿度较高的土壤中生长。我们曾调查了单县终兴镇一块半夏高产田,平均块茎单产达1500kg。其品种为菏泽产“狭三叶半夏”,全年几乎没有明显倒苗过程,在盛夏季节,生长也十分旺盛。主要的措施之一就是夏季坚持每天傍晚用井水沟灌1次,这样既保持了土壤湿润,又降低了土温,一举两得。半夏既喜水又怕水,当土壤湿度超出一定的限度,反而生长不良,造成烂根、烂茎、倒苗死亡,块茎产量下降。
3.对光照的要求
半夏是耐阴而不是喜阴植物,在适度遮光条件下,能生长繁茂。若光照过强,半夏则难以生存。以半荫环境为宜,珠芽数和块茎增重可达最大值。
三、半夏的生长习性和种植
半夏根浅,喜温和、湿润气候,怕干旱,忌高温。夏季宜在半阴半阳中生长,畏强光;在阳光直射或水分不足条件下,易发生倒苗。耐阴,耐寒,块茎能自然越冬。要求土壤湿润、肥沃、深厚,土壤含水量在20%~30%、pH值6~7呈中性反应的沙质壤土较为适宜。一般对土壤要求不严,除盐碱土、砾土、过沙、过粘以及易积水之地不宜种植外,其他土壤均可,但以疏松肥沃沙质壤土为好。
半夏一般于8~10℃萌动生长,13℃开始出苗,随着温度升高出苗加快,并出现珠芽,15~26℃最适宜半夏生长,30℃以上生长缓慢,超过35℃而又缺水时开始出现倒苗,秋后低于13℃以下出现枯叶。
冬播或早春种植的块茎,当1~5cm的表土地温达10~13℃时,叶柄发出。此时如遇地表气温持续数天低于2℃以下,叶柄即在土中开始横生,横生一段并可长出一代珠芽。地气温度差持续时间越长,叶柄在土中横生越长,地下珠芽长的越大。当气温升至10~13℃时.,叶柄直立长出土外。
用块茎繁殖,块茎越大,不仅叶柄粗,珠芽结的大,珠芽在叶柄上着生的位置也越高;块茎越小,叶柄细,珠芽也小,珠芽在叶柄上着生的位置越低。
生长习性:
半夏喜温湿润,半荫半阳的气候,耐寒,怕强光, 不耐旱,适宜生长的气温 15--20 ℃ , 宜在疏松肥活的沙质壤土内载植 , 粘土地不宜。
繁殖栽培:
半夏一般用地下球茎和珠芽繁殖,也可用种子繁殖。
1 、球茎繁殖。寒露前后采挖球茎时,选择较小的作种,用湿土埋藏在阴凉通风处,到第二年清明前后,按行株距 10 × 6 厘米的距离,移载于大田、不可过深,一寸许即可,地温 15--20 ℃,半月可出苗,亩用种 40 至 50 公斤。
2 、珠芽繁殖。夏秋间,当地上部分枯萎后,叶梗下的珠芽正长成,即可采下作种,按 6 至 8 厘米开穴,穴播 2 个,覆土 3 厘米,稍压实,施入适量的磷钾肥,保持干湿适宜,出苗后加强管理即可。珠芽繁殖是当前半夏繁殖的主要途径,发芽可靠,成熟期早。
3 、种子繁殖,选二年生的半夏种子,在清明前后整地作畦,按 8 至 10 厘米的行距,试播于蛙内,种子覆土 2 厘米左右,踏实后再浇水,使种子均匀着地,上盖麦草或稻草,保持湿润,出苗后揭去草, 6 厘米时间苗,除草,加强管理,亩用种 3 斤左右。无论用哪一种方法繁殖都要加强田间管理,施足基肥,不留种子要摘除花葶,增加产量。
病虫害防治:半夏田不要积水,积水后发生的叶斑病,要用代森锌或波尔多液喷施 2 至 3 次。红天蛾用敌百虫防治,后期采取人工捕捉的方法,否则,得不偿失。
采收及加工:球茎和珠芽繁殖的,一至二年即可采收,于 10 月份左右采挖块茎,除去泥土及须根,按大小分级,拌以石灰,堆成厚 10 至 20 厘米的堆,使其发汉, 2 至 3 天后,装筐放清水内充洗,边充洗边搓皮,致洁后时晒干或烘干。去皮时要注意,不要用手搓,用穿有胶鞋的脚搓踩,因生半夏有毒,以防中毒。如用手接触过多,发生中毒现象时,用食用生姜压水涂抹,两天后可自行消失。如果小孩误食生半夏,口角吐沫,深身抽拦,切勿惊慌,立即疏导人群,取生姜一块,一般三两左右,切片促使其嘴嚼扎感,此时,再榨水饮服, 2 至 3 小时后可恢复正常。
半夏一般亩产干品 公斤。
半夏栽培要点
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,《本草纲目》记述:“五月半夏生,盖当夏之半也,故名。”
半夏味辛,性温,有毒,归脾、胃、肺经。具有降逆止呕、燥湿化痰、消痞散结的功效。主治痰多咳喘、风痰眩晕、痰饮眩悸、痰厥头痛、呕吐反胃、胸脘痞闷、梅核气症等。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;法半夏多用于燥湿化痰。
一、特性特征
半夏为多年生草本植物,高15厘米--30厘米。地下块茎球形或扁球形,直径1厘米--2厘米。叶从块茎顶端生出,幼苗常具单叶,卵状心形,中间一片比较大,两边的比较小,先端锐尖,基部楔形,有短柄,叶脉为羽状网脉,侧脉在近边处联合。叶柄下部内侧生一白色珠芽,有时叶端也有一枚,卵形。浆果成熟时红色。
二、栽培技术
1.选地整地。半夏根系较短,喜肥,以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种植为好。翻耕土地前,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或土杂肥2500千克--4000千克、过磷酸钙15千克--20千克作基肥,深翻20厘米,耙细整平,作1.2米宽的高畦。
2.种植方法。①繁殖。主要用块茎和珠芽,但用种子亦可繁殖。A.珠芽繁殖。母块茎抽出叶后,每一叶柄下部或叶子基部能生出1个珠芽,直径0.3厘米--1厘米,两端尖,中间大。当珠芽成熟时,即可采摘作种用。B.小块茎繁殖。2年或3年生的半夏,萌生出的小块茎也可作繁殖材料。在收获时,选取直径0.7厘米--1厘米的小块茎作种,拌湿润的沙土,储藏于阴凉处,以待播种。C.种子繁殖。播后3年才能收获,但生产中较少用。②种植。一年四季均可进行,以春种为宜,且春种愈早愈好。条播或撒播均可。条播,先在畦上按行距10厘米--15厘米开5厘米--7厘米深的沟,将块茎植于沟中,株距2厘米--5厘米,每亩用种量约75千克--100千克。播后盖腐熟农家肥,施腐熟人畜粪,最后盖土与畦面平。栽后土壤应保持一定的湿度,土壤干燥时,需及时浇水,以利出苗。如用种子繁殖,播种前应将地浇透,按行距3厘米--5厘米撒播,上盖3厘米厚的细土,覆盖杂草,保持一定湿度,经20天--25天即可出苗。
3.田间管理。①中耕除草。苗出齐后,应及时清除杂草,行间用特制小锄浅锄,深度不能超过3厘米。株间草宜用手拔除。②施肥。除施足基肥外,生长中期,尤其是“小满”前后,应重施珠芽肥,如腐熟的饼肥、人畜粪水等。若基肥不足,前期应追施硫酸铵每亩10千克--15千克,“小暑”培土前还可追肥1次,生长后期可以不追肥。③培土。由于6月以后,叶柄上的珠芽逐渐成熟落地,种子也陆续成熟并随植株的枯萎而倒地,6月初和了月中旬应各培土1次。取畦沟细土,撒于畦面,厚约1.5厘米--2厘米,盖住珠芽和种子,用铁锹拍实。④灌溉排水。半夏喜湿润,怕干旱。如遇久晴及干旱,应及时灌水。若雨水过多,应注意开沟排水。⑤摘蕾。除了需要种子繁殖以外,生长期抽出的花蕾应全部摘去,以减少养分的消耗,促进地下部分的肥大。
三、病虫害防治
1.病害。①叶斑病。发病时叶片上有紫褐色病斑,后植株渐渐枯萎。防治方法:发病前和发病初期喷1:1:120波尔多液或65%代森铵500倍液,每7天--10天喷1次,连续2次或3次。②病毒病。病株叶卷缩成花叶,植株矮小、畸形。防治方法:除去病株,杜绝传染源;选无病株留种。③块茎腐烂病。多发生于长期积水处,发病后地下块茎腐烂,地上部分枯萎。多采用开沟排水进行防治。
2.虫害。红天蛾:幼虫为害叶片,将其咬成缺刻状或食光叶片。防治方法:害虫幼龄期喷90%敌百虫800倍液;也可以人工捕捉。
四、采收及加工
1.采收。块茎和珠芽繁殖的半夏在当年或第2年采收;种子繁殖的半夏于第3年或第4年采收。春秋两季均可采挖。选择晴天,浅翻细翻,将横径0.7厘米以上的拾起,作药材或留种。过小的留于土中,继续培植,次年再收。
2.加工。收获的半夏,堆放室内10天--15天后(夏天气温高时间应缩短)去皮。先将半夏分为大、中、小三级,分别盛入箩筐,每筐只装一半,放在流水处,除去外皮,半夏洁白时停止冲洗。操作时,如用手摸半夏,过后需擦姜汁或菜油,以免中毒。